又稱采樣。按照一定的程序抽取或構成分析試樣的過程。
垂直并均勻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力。在物理學上稱為壓強。
材料抵抗彈性變形、塑料變形、劃痕或破裂等一種或多種作用的能力。
利用作用于物體上的重力等各種稱量原理,確定物體的質量或作為質量函數的其他量值、數值、參數或特性的一種計量儀器。根據衡器的不同特性或功能等,可分為不同的種類。如根據
單位體積中所含物質的質量。單位為kg/ m
又稱公斤。質量的基本單位,符號為kg。
復現給定質量值的實物量具。
高準確度級和特種準確度級的衡器。利用作用在物體上的重力和物體的慣性來確定物體的質量或確定作為質量函數的其他量值、參數并且僅限于室內使用。通常包括電子天平、機械天平
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所受到重力的大小,為物體質量與當地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度量物體慣性大小或物體間相互吸引能力的物體的物理屬性。在生活以及貿易中習慣上稱為重量。
以計量學為基礎的,表示幾何要素空間位置、形狀與大小的量。
通過對測量儀器的校準或檢定,將國家測量標準所實現的單位量值通過各等級的測量標準傳遞到工作測量儀器的活動,以保證測量所得的量值準確一致。
一種代表等級順序的框圖,用以表明測量儀器的計量特性與給定量的測量標準之間的關系, 注: 溯源等級圖是對給定量或給定類別的測量儀器所用比較鏈的一種說明,以此作為其溯源性
為實現計量確認和測量過程的連續控制而必需的一組相關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在自愿基礎上,對符合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國際建議要求的測量器具進行證書簽發、注冊和使用的一種制度。
由OIML成員國的授權機構簽發,證明由提交的檢測樣品所代表的某種計量器具的型式符合OIML相關國際建議有關要求的文件。
由國家計量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并批準頒布,在全國范圍內施行,作為計量器具特性評定和法制管理的計量技術法規。
為評定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規定了計量性能、法制計量控制要求、檢定條件和檢定方法以及檢定周期等內容,并對計量器具作出合格與否的判定的計量技術法規。
對給定產品,按照規定程序確定某一種或多種特性、進行處理或提供服務所組成的技術操作。
由國家主管部門對計量標準測量能力的評定或利用該標準開展量值傳遞的資格的確認。
簡稱計量檢定(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或檢定(verification) 查明和確認測量儀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動,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 注: 在VIM中,將提供客觀證據證明測量儀
以同一批次測量儀器中按統計方法隨機選取適當數量樣品檢定的結果,作為該批次儀器檢定結果的檢定。
根據文件要求對測量儀器指定型式的一個或多個樣品性能所進行的系統檢查和試驗,并將其結果寫入型式評價報告中,以確定是否可對該型式予以批準。
以舉證為目的的所有操作,例如參照相應的法定要求,為法庭證實測量儀器的狀態并確定其計量性能,或者評價公證用的檢測數據的正確性。
為檢查測量儀器是否遵守計量法律、法規要求并對測量儀器的制造、進口、安裝、使用、維護和維修所實施的控制。 注: 計量監督還包括對商品量和向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檢測實驗室能
負責在法制計量領域實施法律和法規的機構。 注: 法定計量機構可以是政府機構,也可以是國家授權的其他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執行計量控制。科技類控制通過計量器具控制、計量監督
根據規程規定的周期和程序,對測量儀器定期進行的一種后續檢定。
定義法定計量單位、規定法制計量任務及其運作的基本架構的法律
為滿足法定要求,由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的涉及測量、測量單位、測量儀器、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的計量活動,它是計量學的一部分。
又稱標準物質。具有足夠均勻和穩定特性的物質,其特征被證實適用于測量中或標稱特性檢查中的預期用途。
簡稱國家標準(national standard) 經國家權威機構承認,在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內作為同類量的其他測量標準定值依據的測量標準。 注:在我國稱計量基準或國家計量標準。
由國際協議簽約方承認的并旨在世界范圍使用的測量標準。 例: 1、國際千克原器; 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世界衛生組織(WHO)第4國際標準 1999,75/589,650 每安瓿的國際單位; 3、VSMO
計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單獨或與一個或多個輔助設備組合,用于進行測量的裝置。 注: 1. 一臺可單獨使用的測量儀器是一個測量系統。 2. 測量儀器可以是指示式測量儀器,也可以是
簡稱不確定度(uncertainty) 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賦予被測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 注: 1. 測量不確定度包括由系統影響引起的分量,如與修正量和測量標準所賦量值有關的分量及
對估計的系統誤差的補償。
在測量時,測量結果與實際值之間的差值叫誤差。真實值或稱真值是客觀存在的,是在一定時間及空間條件下體現事物的真實數值,但很難確切表達。測得值是測量所得的結果。這兩者
給定量對量制中各基本量的一種依從關系,用于基本量相應的因子的冪的乘積去掉所有數字因子后的部分表示。
通過文件規定的不間斷的校準鏈,測量結果與參照對象聯系起來的特性,校準鏈中的每項校準均會引入測量不確定度。 注: 1. 本定義中的參照對象可以是實際實現的測量單位的定義,或
在規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其第一步是確定由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則是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這里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
在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或指定不確定度范圍的同種測量儀器復現的量值之間比較的過程。
對測量過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給出的邏輯性安排的一般性描述
用作測量基礎的現象。 例: 1、用于測量溫度的熱電效應; 2、用于測量物質的量濃度的能量吸收; 3、快速奔跑的兔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下降現象,用于測量制備中的胰島素濃度。 注:
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 注:計量學涵蓋有關測量的理論及其不論其測量不確定度大小的所有應用領域。
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
通過實驗獲得并可和力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
全稱量的值(value of a quantity),簡稱值(value)用數和參照對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使用的測量單位。
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批準采用的基于國際量制的單位制,包括單位名稱和符號、詞頭名稱和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在給定量制中約定選取的一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現象、物體或物質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個數和一個參照對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