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說過,“科學普及是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希望帶動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以優秀豐富的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
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
紅軍東征主戰場、
晉綏邊區首府,嵐縣屬
呂梁,2020年前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為了豐富革命老區孩子們的科學知識,2023年12月4日至6日,嵐縣政府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聯合組織了科普進校園活動。這是響應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和《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計量科學特色組織的公益科普活動。
2023年12月5日上午,在嵐縣中學舉辦《度量衡——認識人生的另一種維度》科普講座。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際測量聯合會(IMEKO)理事馬愛文老師,講解了計量單位定義的發展史以及中國度量衡文化。計量歷史源遠流長,計量文化博大精深,計量文化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元素之一。從計量的視角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同學們增強了中華文化自信和認同,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12月5日下午和6日上午,分別在嵐縣民覺中學和民覺小學舉辦了《計量與南極、珠峰科考》科普講座。邀請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一線科技工作者粟多武老師走進校園,走進同學們當中,為大家講解計量知識以及他在南極、珠峰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工作經歷。同學們近距離和科研工作者對話,了解科研工作,感受到科研的道路雖然困難重重,但同時也有更多的精彩和樂趣。科學的魅力和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點燃了同學們科學的夢想,增強了科學探索的好奇心,也激發了同學們樹立為祖國科研事業做貢獻的理想情懷。
活動還向嵐縣中學、民覺中學和民覺小學分別贈送了《中華詩詞中的時間計量》科普讀物。
國家的發展需要科技創新人才,需要科學教育引導青少年熱愛科學、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科學教育是教育的大事。教育公平應該從最薄弱的地區做起,促進農村科學教育發展,培養深厚的人才土壤,這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使命!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將繼續發揮好科學普及的重要作用,讓科學的光輝照亮祖國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