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調動廣大計量測試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計量測試領域科技人才的成長,全面推動計量測試科技創新和進步,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記核準,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特設“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登記證書編號:國科獎社證字第0234號),獎勵在計量測試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以及實現產業化等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現將2019年獎項推薦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設獎類別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設立兩大類:基礎研究類、應用研究類。
二、推薦單位和名額分配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采取單位推薦方式,不受理個人申報和推薦。
(一)推薦單位: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各分支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學(協)會。
(二)推薦名額:
原則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不超過20項;國家重點高校不超過5項;其它國家級專業計量科研院(所、站)不超過5項;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科研院(所)不超過5項;其它團體會員單位1項;各分支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學(協)會推薦名額不限。
三、推薦工作要求
(一)項目總體要求:
1.研究成果在理論上有一定創新,學術水平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或國內首創,或本行業先進的技術研究成果,整體經過鑒定(或驗收)。
2.申報一等獎的項目整體技術應已正式應用三年以上(即2016年1月1日以前應用);申報二、三等獎的項目整體技術應已正式應用兩年以上(即2017年1月1日以前應用)。
3.推薦項目主要內容應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和國際統一刊號(ISSN)的計量領域學術類和技術類期刊(如《計量學報》等)上發表過。
4.每位項目主要完成人只能作為一個推薦項目的前三名完成人參加本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推薦。
5.推薦項目須由推薦單位和完成人所在單位完成推前公示。
(二)申報必須提供以下材料
1.項目整體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或驗收報告)。
2.效益證明(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應用單位使用證明。
(三)存在以下情況的不得推薦:
1.推薦項目所含技術內容(包括創新點、發現點及其支撐材料)已在省(部)級及以上獲獎項目中使用過。
2.涉密項目,未經過脫密處理。
3.出版物、計量技術規程規范、純軟件等軟科學研究成果。
(四)其它具體條件見《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管理辦法》及有關文件。
四、申報推薦書填寫要求
(一)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將通過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網站(http://www.yilianying.cn)申報。
(二)推薦單位進入推薦系統注冊用戶名和密碼,待獎勵辦審查通過后填寫項目推薦書。
(三)推薦書是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推薦單位嚴格按照推薦要求及其填寫說明,及時在網絡上填報《2019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書》。推薦書應當完整、真實,內容要準確、客觀,確認提交后不能再進行修改。
五、推薦材料報送要求
(一)項目推前公示書1份(原件),并加公示單位公章(模板見附件1)。
(二)紙質推薦書2份(1份原件),推薦書主件及附件合訂成冊。
(三)電子版推薦材料,包含推薦函和推薦書主件及附件。請推薦單位拷貝在U盤上,每個推薦項目1個U盤。
注:紙質版、電子版推薦材料待網絡版推薦書確認提交后,從評獎系統中導出。紙質版、電子版、網絡版推薦材料必須一致,否則將視為無效推薦材料,不能參加本屆評獎。
相關推薦書及說明的電子版請關注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網站(www.yilianying.cn)通知。
六、推薦時間要求
(一)網上推薦申報起止時間:2019年9月1日-10月10日。
(二)紙質、電子版推薦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19年10月20日,以郵戳為準,過期不再受理。
七、聯系方式
(一)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辦公室
聯系人及電話:劉健 010-59196611
崔翼 010-59196612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北路麥子店街22號樓中國計量測試學會(100125)
(二)網絡填報技術支持熱線:13611248096
附件:
1.《公示格式及內容要求》模板
2.《2019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書》
3.《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書》填報說明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201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