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學發〔2024〕232號
各有關單位: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的獎項,旨在獎勵計量測試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創新、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根據《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管理辦法》規定,現將2024年度獎項推薦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設獎類別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設立兩大類:
基礎研究類、應用研究類。
二、推薦途徑和名額分配
(一)推薦途徑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各分支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學(協)會。
(二)名額分配
原則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不超過20項;國家重點高校不超過5項;國家級專業計量科研院(所、站)不超過5項;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科研院(所)不超過5項;國有大中型企業不超過3項;其他團體會員單位1項;各分支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學(協)會推薦名額不限。
三、推薦工作要求
(一)項目總體要求
1.為加強推薦項目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推薦單位應完成推前公示,并要求項目完成單位和完成人在所在單位進行公示;
2.研究成果在理論上有一定創新,學術水平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對科研開發、產業發展有重大支撐和指導作用;
3.研究成果整體內容需經過鑒定(或驗收)。如是整合項目,需提供整合后項目的鑒定(或驗收)報告。報獎項目名稱需與鑒定(或驗收)報告的項目名稱一致;
4.申報一等獎的項目整體技術應已正式應用三年以上(即2021年1月1日之前);申報二、三等獎的項目整體技術應已正式應用兩年以上(即2022年1月1日之前);
5.推薦基礎研究類項目主要內容應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和國際統一刊號(ISSN)的學術類和技術類期刊上發表過;
6.每位項目主要完成人只能作為一個推薦項目的前三名完成人參加本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推薦。
(二)存在以下情況的不得推薦
1.推薦項目所含技術內容(包括創新點、發現點及其支撐材料)已在省(部)級及以上獲獎項目中使用過;
2.涉密項目,未經過脫密處理;
3.出版物、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純軟件等研究成果。
(三)其他具體要求見《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管理辦法》及有關文件。
四、申報推薦書填寫要求
(一)登錄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評獎系統進行網上申報:http://www.csm-kjj.cn。
(二)推薦書是評審的主要依據,請嚴格按照要求填寫,確認提交后不能再進行修改。
(三)推薦書確認提交后,從評獎系統中導出帶特定水印的紙質版、電子版推薦書。紙質版、電子版、網絡版推薦材料必須一致,無水印版視為無效推薦材料,不能參加本屆評獎。
五、推薦材料報送要求
(一)項目推薦公示書1份(原件),并加公示單位公章(模板見附件1)。
(二)紙質推薦書2份(1份原件),推薦書主件及附件合訂成冊(見附件2)。
(三)電子版推薦材料,包含推薦書主件及附件。請推薦單位拷貝在U盤上,每個推薦項目使用1個U盤。
六、推薦時間要求
(一)網上推薦申報起止時間:2024年10月10日-12月15日。
(二)紙質、電子版推薦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24年12月25日,以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七、聯系方式及郵寄地址
(一)網絡填報技術支持
聯系人:符向陽 010-64525495,18101290992
(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辦公室
聯系人:張 露 010-59196602,18611510828
李 蒙 010-59196618,18500460109
(三)紙質版材料郵寄
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北路麥子店街22號樓6層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郵編100125,收件人:李蒙18500460109。
附件:1.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格式及內容要求
2.2024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書
3.《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書》填寫說明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2024年10月10日
關于開展“2024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推薦工作的通知.pdf
附件1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格式及內容要求.docx
友情鏈接
? 2015-2023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版權所有 ICP證:京ICP備14006989號-1